呼和浩特市胜利教育培训学校

胜利教育

呼和浩特
[更换]
首页 小学 中学 艺胜·艺术 胜利新闻 校区展示
当前位置:首页 >小学教育动态 >

小学学科知识

>正文

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4季文学知识点汇总!

2020-05-05 来源: 胜利教育 编缉: 胜利教育 阅读数: 3121

微信图片_20191113092359.gif

今天为大家汇总整理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第四季里的各类知识点,以及古诗文常考的内容,大家快快收藏起来吧!


成语飞花令

哪些诗词名句中包含成语?

1.青梅竹马: 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--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

2.两小无猜: 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--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

3.曲径通幽: 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--唐·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

4.万籁俱寂: 万籁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--唐·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

5.娉娉袅袅: 娉娉袅袅十三余(馀),豆蔻梢头二月初。--唐·杜牧《赠别》

6.春树暮云: 渭北春天树,江东日暮云。--唐·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

7.春风得意: 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--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

8.走马观花: 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--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

9.万紫千红: 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--宋·朱熹《春日》

10.虎踞龙盘: 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--毛泽东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

11.天翻地覆: 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--毛泽东《七律·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

12.明眸皓齿: 明眸皓齿今何在,血污游魂归不得。--唐·杜甫《哀江头》

13.折戟沉沙: 折戟沉沙铁未销,自将磨洗认前朝。--唐·杜牧《赤壁》

14.视死如归: 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--三国 魏·曹植《白马篇》

15.千呼万唤: 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--唐·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
16.物是人非: 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--宋·李清照《武陵春》

17.近水楼台: 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早逢春。--北宋·苏鳞《献范仲淹诗》

18.心有灵犀: 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--唐·李商隐《无题》

19.石破天惊: 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--唐·李贺《李凭弹箜篌》

20.粉身碎骨: 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--明·于谦《石灰吟》

21.壮志未酬: 壮志未酬三尺剑,故乡空隔万重山。--唐·李频《春日思归》

22.柳暗花明: 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--北宋·陆游《过山西村》

微信图片_20200505093220.jpg

诗句与人

这些诗句里,藏着哪些名人?

1.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--诸葛亮

2.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--诸葛亮

3.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。--诸葛亮

4.已知天下三分鼎,犹竭人谋就出师。--诸葛亮

5.刚正不阿,留得正气冲霄汉;幽愁发愤,著成信史照尘寰。--司马迁

6.酌酒花间磨针石上,倚剑天外挂弓扶桑。--李白

7.千古诗才,蓬莱文章建安骨;一身傲骨,青莲居士谪仙人。--李白

8.翁去八百年,醉乡犹在;山行六七里,亭影不孤。--欧阳修

9.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,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。--辛弃疾

10.世上苍痍,诗中圣哲;人间疾苦,笔底波澜。--杜甫

11.犹留正气参天地,永剩丹心照古今。--文天祥

12.深思高举洁白清忠,汩罗江上万古悲风。--屈原

13.四面湖山归眼底,万家忧乐在心头。--范仲淹

14.大河百代,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;词苑千载,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。--李清照


微信图片_20200505093241.jpg

诗歌之最

这些常识你得知道

1.最早的诗歌总集是《诗经》

2.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

3.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

4.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

5.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

6.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

7.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

8.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

10.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

11.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

常见的借代词语

这些词语的意义中考常考

1.桑梓:家乡

2.桃李:学生

3.社稷、轩辕:国家

4.南冠:囚犯

5.同窗:同学

6.烽烟:战争

7.巾帼:妇女

8.丝竹:音乐

9.须眉:男子

10.婵娟、嫦娥:月亮

11.手足:兄弟

12.汗青:史册

13.伉俪:夫妻

14.白丁、布衣:百姓

15.伛偻,黄发:老人

16.桑麻:农事

17.提携,垂髫:小孩

18.三尺:法律

19.膝下:父母

20.华盖:运气

21.函、简、笺、鸿雁、札:书信

22.庙堂:朝廷

微信图片_20200505093248.jpg

古诗词常见主题

答题公式有这些

山水田园诗

主题

①归隐田园,钟情山水;

②描绘山川美景,热爱祖国河山;

③厌弃官场黑暗,抒发闲适情调,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。

常用术语

①思想内容: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

②表现手法:借景抒情 白描 动静结合

③语言特点:清新自然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淡泊、浅淡、闲逸、深远、冲和、清明、朗润、清朗、幽深、幽静、恬淡……

④特征意象:高山、流水、清明、明月、农家风光、山间盛景等。

咏史怀古诗

主题

①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,边地生活的艰辛,战争的酷烈场面,将士的思家情绪;

②边塞风光,边疆地理,民族风情,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。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。

思想感情

①主战思想(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、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、报效祖国的激情、抨击主降派、讽刺当朝无能)。

②反战情绪(环境的恶劣、塞外生活的艰辛、连年征战的痛苦、思念亲人的悲伤、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、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)

③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、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。

常见意象

金河、玉(门)关、青冢、轮台、龟兹、黄河、黑山、楼兰、羌笛、阴山、孤城、疆场、沙场、燕山、匈奴、无定河、塞下、狼烟、瀚海、凉州、长城、受降城、单于、吐谷浑、胡笳、胡、羌 、羯、夷 李广(飞将军)、龙城、烽火、金鼓旌旗、羽书、戈矛剑戟、斧钺刀铩、夜郎、长云秋月、雪山孤城、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

常见风格

雄浑、恢弘、雄伟、浩瀚、雄伟、辽阔、壮美 雄奇、苍劲、高远、悲壮、豪迈。

思想感情

①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,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.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。

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,或者感慨世事沧桑、物是人非,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,多借古讽今

③忧国伤时,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,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,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。

④悲叹年华消逝,壮志难酬。

常用的鉴赏术语

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 凭古吊今、怀古伤今

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

借古讽今(讽当朝统制者昏庸:苛税/大兴土木/战乱/荒淫无度/无能)

常见手法

借古讽今 借用典故

赏析注意事项

1、弄清史实,作者“怀”的什么“古”

2、体会意图,作者为什么怀古

3、领悟感情,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什么感情。

惜别送别诗

惜别送别诗

标志

标题中有“送”或“别”等字眼;

基本主题

依依不舍的留念;情深意长的勉励;坦陈心志的告白;别后情境的想象、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。

感情色彩

依恋与不舍--低沉哀婉,伤感惆怅;《雨霖铃》

安慰与祝愿--旷达刚健,乐观向上。《别董大》

常见意象及手法

意象:秋、夕阳、长亭、南浦、灞桥、杨柳、美酒等。

手法: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、联想想象、虚实结合。

思乡怀远诗

思乡缘由

战乱频仍;山长水阔;久戍边关;宦游不归。

基本主题

羁旅愁思:张继《枫桥夜泊》

思念亲友: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
征人思乡:李益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

闺中怀人:王昌龄《闺怨》

有家难回,漂泊天涯,孤独寂寞

常见的表达方式

触景伤情:何事吟余忽惆怅,村桥原树似吾乡

感时生情:中秋望月;重阳登高;伤春悲秋;日暮思归

托物传情:月、雁、笛、柳、角声,亭、乌鸦

因梦寄情:夜来有梦登归路,不到桐庐已及明

抒情角度

从已入笔、从对方入笔。借景抒情,寓情于景

咏物言志抒怀诗

内容

咏物言志,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、志趣或品质;或书写自己的政治仕途及高洁的个人节操;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、对人事的评价。分两类:直写物象绘声绘色,以求逼真传神。要么托物寓意,借题发挥,抒情言志如《硕鼠》《咏柳》

常见手法

托物言志、象征、比喻、拟人、对比、正面描写、侧面烘托

读懂咏物诗方法

概括所咏事物的特征

体会作者所言之“志”(思想、感情、志向、情趣愿望)

闺怨诗

内容

①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,歌颂真挚爱情。

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、家人的思念。

③对虚度光阴、青春易逝的哀怨,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
④因被丈夫冷落、抛弃之后的怨情,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。

注意点

在怨女诗中,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,政治性较为突出。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。具体分为两种: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,希望被君王重用;二是用男女失恋,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。

胜利教育始终坚持用良心做教育事业

全力打造“一堂好课”

培养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能力

标准化教学服务保障体系

让学生拥有高品质的教学体验

这个春季,来胜利

收获快乐,收获知识,收获成长!

公众号校区地址_1.jpg

微信图片_20191113092414.gif

呼和浩特市胜利教育培训学校版权所有   蒙ICP备17000149号-2    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日9:00-18:30

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3号